太阳2娱乐

畜禽热应激了怎么办?快看下面这篇干货分享

发布单位:新萄京网址

查看次数:8220

时间:2019-07-05

应激源于英文“stress”,原意是使紧迫,使紧张,使感觉压力,现泛指动物在内外环境中,一些强烈刺激作用于机体后,随即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应激根据应激源的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类别,而以热应激为自然气候性因素且在生产中最为常见,特别是随着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我国大范围年高温炎热日持续延长,酷暑纬度线逐年北移,因此在这里大家主要讨论热应激对畜禽的不良影响和生产实践中可采用的预防及其对应措施。

热应激,是指畜禽舍的温度长时间超过本品种要求的等热区上限时,导致畜禽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紊乱而导致机体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由于畜禽种类和年龄的不同,它们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和对高温的适应性也有所差异。所以,每种动物都有各自的等热区,在等热区内畜禽能够表现最佳生产性能。在一般情况下,肉鸡的等热区为10℃-28℃,蛋鸡为13℃-25℃,乳猪为30-35℃,仔猪为20-28℃,育成育肥猪为16-26℃,母猪为16-22℃,公猪为14— 25℃,产房内的适宜温度是22-28℃。为畜禽提供适宜的环境是广大养殖户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发生热应激会对畜禽的采食量、生长速度、生产性能、机体免疫力、产品质量、饲料转换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

一、畜禽热应激的临床与剖检 1.鸡群热应激临床表现:鸡没有汗腺,对高温的调节机能较差,夏季鸡舍的温度超过28℃时,鸡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应激现象,表现体温升高,伸颈张口喘息,翅膀张开,伏卧少动;饮水剧增,采食量明显减少,重者废食;排水样稀薄粪便;产蛋量下降,蛋重减轻,蛋内容物稀薄,蛋壳变薄易碎,破壳率高,软皮蛋率明显增加;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会大幅度下降;雏鸡、育成鸡则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合格率、均匀度都有所下降。如果热应激持续时间较长或者舍内温度超过35℃时,会导致鸡体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中暑衰竭而死亡。

2.剖检表现:嗉囊内往往充满内容物;肺脏充血或瘀血,严重者呈紫黑色,部分肺脏组织坏死;腺胃黏膜脱落,腺胃壁变薄;大部分肠黏膜脱落或易于脱落,肠壁变薄,十二指肠及空肠段表现尤为明显,肠腔内有大量的水样稀薄的内容物。

3.猪群热应激的临床表现:猪只开始喘气,每分钟50次,通过加快呼吸次数依靠肺部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日增重降低;不愿互相接触,单独俯卧在阴凉处和通风处;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状态下,全身颤抖,呼吸困难,粘膜发绀,皮肤潮红或呈现紫斑,粪干呈颗粒状;温度超过38℃,呼吸急促,食欲和饮欲废绝,高热稽留,肌肉僵硬,直至中暑死亡。

4.剖检表现:迅速出现踝关节僵直及肌肉僵硬,可能见到内脏膨满,肺水肿和细支气管充满泡沫;心脏肥大,以右心及中隔最为明显,心脏广泛出血,心脏外观如桑葚,肾上腺肥大,胃肠溃疡;肌肉水肿,变性坏死及炎症,眼观色淡,有渗出液,质地松弛;有时猪肉色泽深暗,质地粗硬,切面干燥。

二、防止热应激的主要措施热应激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的总和,养殖户(场)无法改变大环境的炎热效应,但却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措施和加强管理手段等来改变畜禽舍内的小环境和改善猪体内的微环境,把夏季的热应激对畜禽的多种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发挥畜禽生产性能。

1、改善舍外环境,减少太阳的热辐射(1)畜禽舍的建筑要求:禽舍建筑不能太矮,一般东西走向,屋檐应超出约1-1.5米,避免阳光直射进入舍内,舍内开设足够的通风孔,房舍要开设天窗,南北窗户应尽量打开,利于空气流通。在无风雨天气的晚上可根据鸡的日龄大小,延长关窗时间,适当创造条件增加日温差,以增强鸡群对寒热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日温差越大,鸡抵抗热应激的能力也就越强。

2)在畜禽舍周围植树种草:植树种草,可以减少裸露地面的面积,草坪既可以吸取辐射热,又可以净化空气,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在畜禽舍两侧种植两排高大树木如杨树、泡桐树等。每排距畜舍3米,树间距5-7米,可以产生明显的遮荫效果,同时有效防止热量通过地面反射进入畜禽舍;在畜禽舍的朝阳面搭建凉棚、种植爬蔓植物遮荫,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舍内温度,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畜禽舍建在山地、树林或竹林中可以达到防暑效果。

3)加强舍顶隔热措施:畜禽舍顶安装隔热层或用麦秸、茅草覆盖屋顶,避免日光直射屋顶,以降低阳光照射强度,降低来自屋顶表面的热辐射,同时把屋顶涂成白色,也可以降低辐射,从而达到降低舍温的作用。

2、加强舍内环境控制,营造凉爽舒适的舍内环境加大畜禽舍内气流速度,加快体温散发(呼吸道蒸发散热,体表温度调节)是畜禽抗热应激的最好措施,尽量清除舍内阻碍空气流动的设施及障碍物,以便于最大限度增加舍内空气流通量来降低舍温。

1)水帘降温法:畜禽舍进行纵向负压通风,在进风口处(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水帘,水管不断向水帘上喷凉水,使热空气经冷却和净化后再进入畜舍,在上午温度升高之前打开纵向负压通风-水帘系统,可使舍内温度降低5℃-8℃,如果有自动控温系统配套使用,可以使操作更加方便,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可自动启动纵向通风-水帘系统,温度达到设定值自动关闭该系统。笼养密闭畜禽舍采用纵向负压通风-水帘系统来降温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改善舍内湿度和控制空气质量的目的。

2)喷雾降温法:在炎热季节可采用高压低雾旋转嘴喷雾器,向畜禽舍顶部或畜禽体表直接喷凉水。每2-3小时喷一次,可降低舍温4℃-8℃,也可在畜禽舍屋顶安装开孔水管,水在一定压力下向空中喷出水柱,然后淋回舍面,营造人工降雨的效果,可以加强屋顶散热,减少通过屋顶向畜禽舍内传递的热量。

3)提高流速降温法:在开放式畜禽舍可以安装风扇或吊扇,采用正压通风的方式,增加畜禽体表的散热。在笼养的蛋鸡舍内可以将正压风机安装在笼低下,增加鸡腿部的散热作用;在畜禽舍前门设置进风口,后门设置排风口,在排风口处依畜禽舍空间大小,均匀合理地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扇,关闭门窗后开动风机,产生沿畜禽舍纵轴方向的人工通风,使风直接吹到畜禽体表而不是搅动空气。最佳风速约为1.8m/s,从而达到提高蒸发量和降温的目的。注意:畜禽舍排风口附近的密封性越好,降温效果越显著。

3、添加抗热应激的添加剂(1)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又称为小苏打,能保持机体电解质平衡,防止中暑,在日粮中添加0.1%-0.2%的碳酸氢钠、0.1%的氯化钾、0.05%氯化铵能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采食量,缓解热应激,提高生产性能,增加蛋壳厚度,提高产蛋率。

2)有机酸:饮水中添加0.1%-0.15%柠檬酸或0.1%延胡索酸;在饲料中添加1%-3%的琥珀酸盐,和维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3)葡萄糖: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可缓热应激对血液性状的影响,改善散热,并能减少血液中有毒代谢物,目前多按照4%长期饮水,同时,真菌提取物、生长激素、甜菜碱等也有缓解热应激的作用。

4)氯化铵:氯化铵能降低家禽热应激时血液pH值,减轻呼吸性碱中毒造成危害,对于急性热应激有很好的效果,在鸡的每吨饮水中添加300-500克,连用5-7天。

5)口服补液盐:含有动物必须的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葡萄糖的补液盐,可调节酸碱平衡,维持血钾浓度,防止脱水等,同时使鸡的排泄量增大,可带走大量的热量,缓解热应激。

4、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热应激(1)保证充足清凉的饮水:热应激时的机体散热,80%是靠蒸发。最好使用深层地下水,添加电解多维效果更好;使用饮水器或者水槽的,如果有条件应每隔两小时清理管道或者水槽内温度偏高的水,使水管内的水保持清凉;要经常检查饮水器的出水情况,发现有堵塞及时修理,防止断水;每天对水槽进行清洗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降低疾病的发生。

2)降低饲养密度:应尽可能的降低饲养密度,有利于动物个体散热。肉鸡控制在每平方米7-8只,蛋鸡每笼3只,母猪和公猪单笼饲养,育肥猪群每栏10-12头,每头猪平均1.0平方米。

3)每日清理粪便:高温时粪便堆积发热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刺激性气体,加剧应激反应,还容易引起畜禽的呼吸道疾病。

4)3-5天环境喷雾消毒一次:不但可以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可以降低舍内的温度。

5、调整饲料营养结构,降低基础代谢消耗(1)合理调整日粮营养水平:炎热的夏季应提高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保证饲料质量。例如:配方中豆粕的用量增加2%左右,添加1-2%的脂肪或者豆油,同时添加0.1-0.2%的蛋氨酸和赖氨酸等。

2)增加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B可以促进胃肠的消化和吸取,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取,维生素K、烟酸、叶酸有很好的抗应激作用。维生素C能降低畜禽体温,增加采食量,减轻热应激反应,每吨饲料中添加 200—500克,能有效缓解热应激现象。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能显著提高畜禽的抗病力和繁殖功能,每吨饲料中添加150-300克,能降低高热对畜禽的影响,并保持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正常发情和受孕。

3)调整饲料中钙的粒度:在夏季的蛋鸡饲料中钙源最好使用颗粒性的石粉、贝壳粒、牡蛎粉等,和粉状钙源的比例为2-3:1,可以提高钙源的利用率,在蛋壳形成时候供应充足的钙。

4)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和抗氧化剂,防止饲料发霉和变质:将饲料存放通风干燥的地方,每次喂料量不要过多,以30分钟能采食完毕为宜;饲喂湿料时要保证动物能快速食净,及时清除食槽内剩余或者发霉的饲料;夏季的饲料最好现用现配,不宜储存太长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以防止饲料的霉变,同时添加抗氧化剂以防止饲料氧化,从而延长饲料的保质期。

总之,畜禽的热应激在生产中的危害是很大的,希翼引起饲养者的重视。在热应激的环境下,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损失。

【转载自】: 预混料家园(原标题为: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网络,大家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属于原编辑。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